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婷
每逢節假日,鄉村便成為出游的熱門去處。
隨著“千村整治、萬村示范”工程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深入貫徹,浙江鄉村文旅發展態勢如火如荼,放眼望去,不少村鎮依托文旅實現產業升級和致富增收,村民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日益提升。
然而,隨著文旅產業興盛,網紅咖啡、露營帳篷、研學游層出不窮,鄉村文旅逐漸出現同質化、泛景區化的特征,各地發展情況也參差不齊。
鄉村文旅怎么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近日,潮新聞記者走訪了浙江多個村莊,試圖找到答案。
![]()
嘉興市秀洲區勝豐村。記者 徐婷 攝
緣起——
“千萬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
萬變不離其宗,鄉村文旅的核心還是“鄉村”二字,其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還是鄉野環境。而鄉村文旅發展的基礎,是鄉村環境的改善。
自2003年“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浙江鄉村的村容村貌大幅改善,萬千美麗鄉村在之江大地上熠熠生輝。
浙江鄉村旅游研究院院長干永福用了“全國前列、行業引領”八個字,來形容浙江鄉村旅游產業的地位。
“浙江的鄉村旅游能夠走在全國前列,這與‘千萬工程’密不可分。”干永福說,“‘千萬工程’實施以后,農村環境變美了;農村環境美了,它就為打造鄉村旅游創造了鄉村文明和鄉村美景。”
![]()
三門黃泥洞村,村民正在打理花海中的植物。記者 徐婷 攝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一個個干凈整潔的村落,加上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或古香古色的村莊風貌,再加上十幾間民宿、餐飲,便成為最為常見、最易形成的旅游鄉村——
臺州市三門縣蛇蟠鄉黃泥洞村曾是采石村,抬頭看,到處是電線,村里轉個彎,還能碰見露天糞坑;如今水電線路下沉,村前花海搖曳,轉身一變,成為旅游勝地和影視取景地;
溫州市洞頭區東屏街道東岙村的海岸線上,沙子曾因村民自建房等原因被挖光,污水直排、赤潮頻現;現在沙灘修復后,游人如織,踩沙戲水,旺季訂房還得靠搶;
嘉興南湖的聯豐村里,養豬場變成了陽光房;金華浦江的新光村,從水晶加工廠變成旅游村;湖州南潯的荻港村在修繕歷史建筑、整治人居環境后,重現江南水鄉韻味……
![]()
嘉興南湖區聯豐村。記者 徐婷 攝
據浙江省委農辦摸排,2002年的浙江僅有約4000個村莊環境較好,剩余3萬多個村莊環境普遍較差。而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90%以上的村莊達到了新時代美麗鄉村標準。
干永福表示,目前浙江鄉村旅游已形成了以“湖州模式”為代表的浙北城市圈鄉村旅游集聚區、以“遂昌模式”和“磐安模式”為代表的浙西南城市圈鄉村旅游集聚區、以“嵊泗模式”為代表的浙東海島鄉村旅游集聚區,為全國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浙江經驗”。
這些村莊煥然一新后,“誘惑”著一批又一批從城市“逃離”的人前來度假,帶動了一個又一個村莊奔向富裕。
進化——
既講好“普通話”,也要講好“本土話”
浙江美麗大花園映入眼簾,但是對于發展文旅產業的村莊而言,其山清水秀的“原生”優勢便顯得不夠獨特了。
如果搜索鄉村游、周邊游推薦,往往會看到“網紅村”“網紅打卡點”之類的表述,在這些推薦詞中,網紅咖啡、露營帳篷、拍照點位等更是常見場景。
![]()
安吉縣紅廟村“深藍計劃”礦坑。記者 徐婷 攝
湖州市安吉縣梅溪鎮紅廟村的“深藍計劃”便是一個例子:廢棄礦坑蓄水后,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于去年被打造成可以喝咖啡、賞風景、拍美照的好去處。
據紅廟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沈永甜介紹,“深藍計劃”里的咖啡店在今年大年初三出售逾3000杯咖啡,五一期間最多單天出杯量超5000杯,從去年開業到今年五一共接納游客超40萬人次。
毋庸置疑的是,在一個村莊文旅產業發展的初期,打造網紅點位、鄉村景區,發展研學游等,的確能讓游客紛至沓來,帶動當地致富增收。
![]()
安吉縣紅廟村“深藍計劃”區域內,游客正在排隊買網紅咖啡。記者 徐婷 攝
但是,潮新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村干部已經意識到鄉村文旅同質化、泛景區化的問題。
對此,浙江鄉村研究院院長干永福表示,因為旅游規劃有發展定位、空間布局、產業產品等方面的相對固定標準和規劃通則,而且旅游規劃往往容易向鄉村景區化引導,因而同質化、泛景區化現象就不可避免會出現。但鄉村旅游永遠是鄉村化、本土化和個性化的,因而從規劃開始就要求各地不斷創新文旅發展形式,“既要講好普通話,更要講好本土話。”
如何讓游客優先選擇自己,不少村干部也費了很多腦筋。
臺州市三門縣巖下潘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潘賢選,就想開發出和周邊差異化較大的旅游產品。
他向記者分享了一則趣事——在擔任巖下潘村村長期間,他安排村委工作人員飛去湖南、廣東、重慶等地,看看別的村在做什么。當時村里許多人連火車都沒坐過,“取經”團隊一次次飛去外地,惹得周邊村民“眼紅”:“你怎么老給他們坐飛機出去?”
一趟趟出去學習,一趟趟回來驗證。如今,周邊沒有的玻璃棧道,這里有了;周邊有單個的玻璃滑道,這里還是雙滑道……
![]()
三門縣巖下潘村的玻璃棧道。記者 阮西內 攝
潘賢選也是三門縣人大代表,他想倡議,鄉村文旅項目需要政府統籌引領把關;此外,和周邊幾個鄉村景區抱團,既可避免互相砍價的惡性競爭,也能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
在干永?磥,講好“本土話”,還需要從鄉村旅游項目規劃、考核機制上就要側重產品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引導地方和企業從源頭解決同質化、泛景區化的問題。此外,鄉村運營在鄉村文旅發展中也舉足輕重,要在現有旅游景區運營模式中突破出來,創造更加符合鄉村旅游自身運營規律的新路子。
未來——
“文旅+”,還能“+”什么?
“前幾年文旅產業發展得不太好。”這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得比較多的感慨。
疫情給不少地方的文旅產業潑了一盆冷水。作為彈性消費的一種,在重大變故面前,文旅體驗屬于被消費者首先放棄的那一梯隊,消費者更愿意持觀望態度,把資金攥在手里。
當下,疫情已經過去,鄉村文旅迎來復蘇態勢。但是居安思危,如何讓鄉村文旅多幾條腿走路,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也是各地正在探討的課題。
需要厘清的是,文旅產業興旺是鄉鎮發展的最終目的,還是鄉村振興的起點?
發展全局一盤棋,文旅只是其中的一步路。以文旅為抓手,最終落腳點是更大的鄉村振興。
“文旅+”是鄉村振興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與其余產業結合,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求,才能有更廣闊的前景。
除了常見的“農文旅”融合發展之外,“文旅+”還能“+”什么?
![]()
姚莊鎮內的展覽區域。記者 徐婷 攝
共享辦公,是嘉善縣姚莊鎮的嘗試。
姚莊鎮工作人員提到,正在打造的沉香共同富裕聚落項目中,就有辦公場地的規劃,前來咨詢的包括樂隊、科技企業等多種類型。在聚焦只玩一兩天的游客之外,還聚焦呆一兩個月甚至更久時間的主體,讓這里不止是景區,更是創意聚集地。
“無商不興。”這是安吉縣紅廟村黨委書記沈永甜等人的思路。
才晉升“網紅”一年多,紅廟村就開始謀劃下一步。沈永甜提到,村里正考慮“農商文旅”融合集約的發展模式,即:借助“深藍計劃”引流,吸納資源入駐,成立紅廟村自己的農業投資基金,瞄準其余項目。
![]()
平湖林埭鎮棒球小鎮的棒球場。記者 徐婷 攝
與體育結合,則是平湖林埭鎮棒球小鎮的經驗。
據林埭鎮黨委委員莫云介紹,棒球運動在平湖興起,是因為在當地投資創業、喜愛棒球運動的中國臺灣、日本商人較多。打造棒球小鎮,一方面是融合文體旅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在優化營商環境。如今每到周末,曾要赴上海打球的臺商、日商更愿意選擇平湖。
這個棒球場帶動的,不止是文旅,還有當地的體育教育。放學后的棒球課堂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課程。2018年,林埭鎮組建“小龍人”棒球隊。今年5月,該棒球隊隊員陳敬延同學成功入選國家青少隊主力大名單,是浙江最終入選的唯一一名隊員,并有望參加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
浙江鄉村旅游研究院院長干永福表示,到了新時代,鄉村旅游成為整個旅游產業的重要引領者,而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當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牽引作用。他指出:“牽住了鄉村旅游這個‘牛鼻子’,從一定意義、一定區域上來講,就牽住了整個鄉村振興和鄉村共富的‘牛鼻子’。”(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
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