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古鎮位于省城太原北15公里的108國道旁,地處陽曲縣最南端,是省城太原北達塞外、南及晉中的必經之地。青龍古鎮原名“青蒿嘴”,清嘉慶年間,當地富賈王繩中為大清捐銀數百萬兩人,被皇家御賜“百萬繩中”匾額和繡有“青龍”圖案的大旗,示意滿漢一家親。發跡后的王家依托本鎮固有的上下起伏、左右彎曲的地形地貌,仿照北京頤和園昆明湖東文西武、南龍北鳳的建筑風格,東造文昌祠,西建龍王廟,北筑鳳頭寨,使全鎮形成一條活靈活現的巨龍,從此得名,“青龍鎮”。又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人文歷史,青龍古鎮商賈云集,店鋪林立,歷史上成為太原北部首鎮。 青龍古鎮集歷史、古建、園林于一體,建筑規模宏大,連綿不斷、錯落有致,筑有永和堂、靜觀堂、永慶堂、德潤堂、錫福堂等,是中國北方農耕文化村鎮的典型遺存,是太原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支撐,也是太原北部地區極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是名符其實的軍事重鎮、文化名鎮、商貿集鎮、農耕老鎮。 青龍古鎮是太原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經省市領導實地調研和專家學者多方論證,按照青龍古鎮曾為北方地區的軍事重鎮、文化名鎮、商貿集鎮、農耕老鎮這一歷史地位,重點把握軍事軸線和歷史文脈特點,著力打造“華北第一古鎮”,建成的古鎮景區將形成集軍事文化游、民俗風情游、農家休閑游、生態觀光游的一體旅游特色。 為確保青龍古鎮各項歷史文化遺產得到切實保護和開發,陽曲縣委、縣政府從2006年開始,按照歷史建筑和相關環境的原真性、保存風貌格局和空間形態整體性、新建建筑和歷史建筑的協調性、保護和發展良性循環的互促性、分期實施保護近遠期的結合性、保護規劃與建設規劃相銜接性等六大原則,對青龍古鎮歷史文化遺產的特色與價值進行了深入挖掘。2014年11月30日,青龍鎮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青龍古鎮景區按照最新規劃,總占地面積約1998畝,劃分為三個部分:五閣之間的農耕文化區、軍事文化區為主景區,占地654畝。三府溝、大河灣、小河灣為次景區,占地面積555畝。南頭街、巷西街、巷東街、108國道兩側的商貿服務及停車場功能服務為功能區,占地789畝。 截至目前,景區軍事、文化、農耕、商貿逐漸恢復,五華里、五座閣、五座廟、五條路、五條街逐步完善,基本形成景區框架。完成了時代生活博物館、農耕文化博物館、工農兵禮堂、老電影展館、老照像館、晉劇博物館、千佛閣、真武閣、泰山廟和古地道修復等9處。目前民間藝術陳列博物館已啟動布展工程建設。
|
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