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要有多豐滿的人 才能建出如此詩情禪意的小鎮 無錫靈山小鎮·拈花灣,就是這樣一個由“品質偏執狂”反復磨礪出來的奇觀,許多人來此看過之后,無不驚嘆這群“品質達人”驚世駭俗的舉動,有的甚至說:“拈花灣的建造者簡直是一群瘋子!” 為何大家要如此評價?讓我們先從最不起眼的一片瓦、一叢苔蘚、一堵土墻、一塊石頭、一排竹籬笆、一個茅草屋頂入手,深入拈花灣的建造過程,向您揭秘一個“品質偏執狂”故事。 茅草屋頂的故事 會呼吸的禪意建筑 拈花灣的主事者認為,這里的禪意建筑和景觀,都是要“會呼吸的”,就像從自然中生長出來的一般。為了讓苫廬屋頂最大程度達到自然禪意的效果,他們從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東北甚至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等地方選擇了二十多種天然材料,同時將能夠找到的最好仿制品拿來,放在一起進行日曬雨淋等各種手段的反復試驗比對。在這其中初選出八個品種,請包括巴厘島在內的當地工匠,在現場搭建茅草屋頂的樣板,再進行為期一百天的戶外綜合試驗。 在這場嚴苛的試驗中,淘汰了雖然防腐性能好、但是美感欠缺的所有仿制材料,也淘汰了雖然自然優美、但是不耐腐蝕、使用年限短的大部分天然材料,最終找到了二種既牢固耐用又美觀自然的天然材料。一個小小的茅草屋頂,整合了十八家專業機構和企業的資源與力量,前前后后“折騰”了十三個月的時間。 竹籬笆的故事 大巧若拙 重劍無鋒 大巧若拙,重劍無鋒。原本最簡單的庭院竹籬笆,在拈花灣卻演變成最復雜的工程。經過數月的嘗試,換了好幾個施工隊伍,竹籬笆就是難以令人滿意。浙江安吉、江蘇宜興、江西宜春……許多國內著名毛竹產地的工匠都來試過了,空靈的禪意、藝術的質感、天然的美感、竹制品的韻律感、建筑需要的功能性……綜合大家的力量,也不能做到全部兼顧。 而主事者堅持一定要達到最好、最全面的效果,于是將視線放大到國外和東瀛,尋找大匠來指導。幾番苦苦尋覓,終于在國外找到兩位七十多歲的匠師。他們做竹籬笆已經三十多年,一輩子只專注做這一件事,還是竹籬笆“非遺”傳人。主事者花了十萬元人民幣將兩位老先生請到拈花灣,手把手教自己編竹籬笆。 選竹、分竹、烘竹、排竹,編織手法、竹節排布技巧、結繩技法……竹籬笆在拈花灣不僅成為一個藝術創作,也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光打結的麻繩就選了三十多種、十幾種技法。老先生教大家打蝴蝶結就用去半天的時間。主事者認為,僅僅學會還不夠,還要把這些工藝標準化,牢牢地烙印在大家的心里,確保這里的每一尺竹籬笆都達到完美的水準。 于是,又經過一百多天的反復操練、印證、強化、完善,形成絲毫也不準走樣的標準流程。后來,人們在拈花灣竹籬笆建造標準流程表看到一組令人驚訝的數字:這里的竹籬笆搭建,共需使用二十九種標準工具。普通竹籬笆建造有二十九道標準工序,竹絲竹籬笆有四十三道標準工序。 苔蘚的故事 最不起眼的 往往是最重要的 分布于拈花灣庭院、池邊、溪畔、樹下的苔蘚,或許是最不起眼的,卻是營造禪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苔蘚受空氣、陽光、水分、土壤酸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很難大面積移植成活。上海世博會雖有推薦,但是國內尚無成功先例。這也注定拈花灣的苔蘚鋪植,是一個“品質偏執狂”才會干的事。 這里的每寸苔蘚,都是有著豐富的故事。從遙遠的大山來到拈花灣,它們是從臨安、蕭山、天目山、宜興、雁蕩山、武夷山、湖州、吉安等自然生態極好的山區,經過層層嚴格的選撥而來。主事者專門設立一個苔蘚基地,將入選的苔蘚,植入拈花灣的泥土。安排一位農學專家帶領一個團隊,每時每刻悉心照料呵護。 一個月過去,5公斤的入選苔蘚死了好多。另換其它山區的苔蘚再來,三個月過去,這次大部分活下來了。放大移植量再試,又是三個月過去,這次全部活了。 接下來將大面積的苔蘚移植到拈花灣每個庭院中去,為了讓苔蘚們在拈花灣快活地生長,每片巴掌大的苔蘚都要整三次地形、澆三遍水,一塊桌面大的苔蘚,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六個月過去了,大山中的苔蘚在拈花灣安家落戶,鮮活疏朗,禪趣盎然。而這本身就是一種緣分,拈花灣明媚的陽光、溫潤的泥土、潔凈的空氣、甘冽的水分,還有主事者和園藝師們的用心,都構成了最關鍵的助緣。 揭秘故事講到這里,大家也許能夠看出一些端倪,所謂的“瘋子”和“傻子”們的“偏執狂”追求,其實就是用心到極致的另一種表達,是一種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抓鐵有痕的境界,也是對美好目標鍥而不舍的追求。而在佛家眼里,這種對善法的不懈追求,叫“精進”。“精進者,謂心勇…” 走進拈花灣 這便是拈花灣 你想去嗎 生活美學在這里也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這不就是東方禪意的極致境界 活脫脫的就是中國古典藝術的典范 淳樸、極致、返璞歸真 讓人不由感嘆 所有的極簡靜物在拈花灣都如此之美 品一杯茶,了悟人生 一盞竹籠燈、一頂斗笠 你都能鐘愛上它每個細節 在這里,人們不再只是通過古書古人古公案玩味禪文字,品嘗禪書畫,空談禪道理,而是身臨其境,沁潤在禪中,生活在禪中,忘我在禪中,感悟在禪中。 在拈花灣,任何一處喝茶、吃飯、品酒、聽琴、聞香、沐浴、觀水、經行的地方,都有與之相應的禪藝,載著你的記憶,讓你將它們帶回紅塵。 落花流水,低吟淺唱,度過一生 這何嘗不是一種迷醉人心的生活 |
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