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重點,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關鍵。近年來,臺江縣交宮村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立足于當地特色資源,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根據貴州省統一安排,今年 4 月,貴州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勁松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前往黔東南州臺江縣交宮村工作,繪就鄉村新藍圖。
![]() 陳勁松,市場營銷專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一流專業(市場營銷專業)負責人,貴州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初見陳勁松,48 歲的他頭發略顯花白,身著一身深藍色西裝搭配黑框眼鏡,儒雅有型,風趣的談吐儼然一副學者樣。
" 初來乍到,語言這一關我確實還沒有攻克,有時候進村入戶還得請村委會的成員給我做翻譯,否則我就完全聽不懂。" 貴州省臺江縣南宮鎮交宮村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坐落在臺江腹地,由交宮村、汪江村和黑山寨合并而成,是臺江最古老的村寨之一,全村轄 5 個自然寨,共 437 戶 2039 人,苗族人口占 99.9%。2019 年入選 " 中國第五批傳統村落目錄 ";2020 年被評為 " 3A 國家級旅游景區 ",是貴州省少數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和 " 雙五百 " 村寨。駐村近半年,陳勁松說,自己仍在適應交宮村的語言、生活習慣以及村民們 " 表達熱情 " 的方式。
![]() 親力親為真幫實做 筑牢防返貧防線
" 陳書記來了之后,春季幫助老百姓插秧播種,秋季幫助老百姓搶收糧食,肩挑背抬,不懼臟累,得到了村民們的信任與好評。" 剛到村里,陳勁松便開始進行入戶走訪調查,力爭把每一家的情況都做到了如指掌。針對村里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返貧戶、突發困難戶等,陳勁松積極開展排查和精準幫扶工作,走村入戶,與村民談話交心,了解生活狀況,及時給鄉親們送去了大米、菜油等生活物資,解決了村民們的實際困難,筑牢防返貧的防線。
![]() ![]() " 這是我的本分,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不算什么。" 交宮村里的孩子們大多為留守兒童,連日來氣溫驟降,一想到村里的孩子們過冬的衣服可能不夠,經過多方聯系,陳勁松為村里的孩子們準備了 150 多件羽絨服,近期就將一一送到孩子們手上。
私車 " 公 " 用 筑牢疫情防控網 " 因為村里很多老人沒有接種疫苗,村里又沒有接種點,陳書記就用自己的私家車送老人們去縣里打疫苗,來來回回送了好幾天。" 臺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光富告訴記者,陳勁松雖然剛來村里不久,但積極投身疫情防控,走村串戶,了解疫苗接種情況。針對部分村民對疫苗接種了解不夠,他多次上門耐心開導,親自接送接種疫苗。陳勁松這一舉動不僅受到了黔東南州委相關部門的大力肯定,同時也讓自己深受感動。
![]() 產業興旺 特色產業助農增收
如何從營銷的角度,謀劃交宮村的長足發展?如何打造特色農業+鄉村旅游戰略為鄉村振興賦能?這是陳勁松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按照走生態發展的路子,交宮村初步建立了稻田養魚、中藥材(鉤藤)種植、青錢柳種植、山羊養殖和精品水果種植等種養殖產業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群眾增收。 " 脫袋后適度灑水,10 天左右便可發菌。" 走進交宮村食用菌基地,10 余個農婦正在對菌棒進行脫袋作業。
![]() 此前,陳勁松通過南宮鎮政府和幫扶單位對交宮村產業發展方向進行分析研判,結合交宮村資源條件,將食用菌作為特色產業重點發展。
據了解,該項目由扶貧資金支持。目前,已建有食用菌大棚 20 個,占地面積 40 余畝,可種植食用菌 30 萬棒香菇。 在對市場環境進行深入研討,對食用菌市場進行有效細分,選擇適合企業的目標市場進行精準定位后,陳勁松最終為食用菌基地選擇了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營銷渠道模式。
![]() 依靠 " 校農結合 " 方式,通過陳勁松的幫扶資源,逐步打開了食用菌市場銷路,提高了營銷渠道滿意度,使企業銷售得到有效保障,收益按比例分配到戶、合作社和村集體。
挖掘自然優勢 農旅融合引客來 " 從路口轉進來之后,植被茂密,進到記刀就感覺豁然開朗,如臨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之境。" 陳勁松說:" 交宮村發展旅游,是一個必然的選擇和趨勢。" 交宮村距離縣城 25 公里左右,區位優勢明顯,雖然發展工業產業受限,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森林覆蓋率高達 85%,現已發展農家樂 28 戶,引資建成休閑避暑山莊 1 處,生態旅游產業初顯成效。也正因如此,陳勁松經常和朋友開玩笑,自己是住在景區里康養來了。 走進交宮村,穿過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寨門,行走在鵝卵石鋪就的鄉間小道上,村中小溪孱孱,花香四溢;風雨橋把河兩岸農戶人家緊緊相連,河畔六角涼亭巍然屹立,一棟棟獨具特色的木質別墅錯落有致。生態宜居這一無形資源,讓交宮村吃上了 " 旅游飯 "。
![]() 極具觀賞價值的古銀杏、紅豆杉等珍稀植物,可開發的山澗瀑布,濃郁的民族風情。近年來,村黨支部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以 " 支部帶村、產業富村、旅游活村 " 的思路,立足地理區位優勢、開發旅游資源優勢。如何利用交宮村現有資源,促進康養 + 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駐村第一書記陳勁松在不斷地努力和嘗試。
" 今年 6 月我們組織了貴州財經大學旅游專業的學生來到南宮村進行實地調研,開展旅游路線設計大賽,結合旅游資源、人文風情、交通等實際因素進行旅游線路規劃,拍攝短視頻進行平臺推廣。" 陳勁松說到。 就在 10 月 12 日,以 " 展現魅力臺江,助力鄉村振興 " 為主題的貴州財經大學旅游路線設計大賽決賽順利落下帷幕。九支參賽隊伍通過精彩的 PPT 展示,對各自的臺江縣旅游路線設計及產品方案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為鄉村旅游發展出謀劃策,其中就有以南宮村為主體進行設計規劃的旅游路線。
![]() " 此次大賽推動了南宮鎮旅游規劃在貴州財經大學立項,通過協調學校相關部門和專家團隊親自參與,對南宮鎮旅游資源進行全面調研,為南宮鎮編制旅游規劃,解決了南宮未來旅游發展問題。" 為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化謀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智力支持,以鄉村旅游驅動全域旅游,駐村第一書記陳勁松在積極的為南宮鎮 " 謀劃 ",探索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黨建 " 搭臺 " 營銷唱戲 鄉村振興煥發新動能 鄉村黨建經費不足、支部黨建力量薄弱 ...... 陳勁松積極協調貴州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進行結對幫扶,提高支部黨建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深入開展黨史教育,真正把基層黨建工作抓好抓實,以黨建工作引領和推動交宮村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 " 這個學生算是我們培養的一個典型,2014 年開始接觸農村電商,我們每次來這邊培訓都會到現場來觀摩,從產品設計、品牌設計、品牌推廣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 通過多方聯系,我們在交宮村村委會見到了陳勁松口中的 " 電商典型 "。
" 最初我是在村里幫大家代購各種日用百貨,后來農村電商開始興起,貴州財經大學的老師來到村里給我們做培訓,推廣電商,當時村里沒有什么年輕人在家,我在家也沒什么事做,自己也還年輕,就來嘗試一下。"1994 年的姜龍鱗,現年 27 歲,20 歲開始接觸農村電商,在交宮村電子商務中心,一干就是 7 年。
![]() " 一開始蠻難的,后面慢慢的就適應了,貴州財經大學給我們設計產品包裝,陳書記來給我們做培訓,從包裝到銷售他們都是手把手的培訓。" 姜龍鱗說,農村電商銷路最好的就是野生蜂蜜和木姜子,慢慢的自己就嘗到了甜頭,有時候一個月的純利潤可以達到 2 萬元。
2017 年,姜龍鱗接到一筆北京的蜂蜜訂單,20 多瓶蜂蜜經過長途運輸到北京裂了整整三瓶。" 當時一瓶是賣 150 元,基本上就虧完了,還要倒貼運費,現在我還有這個顧客的微信。" 回想起自己的電商之路,小伙子依舊記憶猶新。 自那以后,通過陳書記的培訓,對農產品的包裝更加嚴謹,凡是貴州本地下單的,姜龍鱗都堅持自己親自送貨,運輸成本也相較于寄件低了許多。但始終受限于快遞物流和農產品成本及標準問題。近年來,交宮村的農村電商日漸沒落。針對該村農產品電商中出現的物流、標準、品牌等問題,陳勁松也在向相關部門積極的建言獻策。
![]() 2020 年 5 月,為助力臺江縣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陳勁松協調貴州財經大學策劃了 520 抖音電商扶貧帶貨直播,在美麗的天下苗族第一縣臺江縣,為大家推介貧困戶的特色農產品。青錢柳茶、大米、蜂蜜、柴火臘品和美味的果蔬脆,通過電商直播,陳勁松將 " 交宮大米 "、" 交宮三寶 " 這一品牌成功進行推廣,深入人心。
" 產品銷售的路子很重要。" 陳勁松告訴記者,近期自己正在和學校聯系,盡可能的拓展銷售渠道,解決大米的銷售問題。今年 9 月以來,根據貴州省委組織部的安排,陳勁松還在臺江縣和劍河縣的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試點示范班上,就農產品營銷問題開展培訓,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現產業振興。 將研究植根于鄉村振興的廣大農村大地,將論文寫在廣闊的土地上,將課題研究融入鄉村的血脈中。讓群眾真正享受到了發展鄉村旅游的紅利。如今,陳勁松正在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積極探索鄉村全面振興的 " 強 " 引擎,書寫鄉村振興 " 大文章 "。 |
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