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過產業和業態創新、產品和服務創新、資源配置和利益聯結機制創新等手段,在完成鄉村旅游自身轉型升級的基礎上,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貢獻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優化鄉村產業布局,健全鄉村產業體系。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培育壯大現代種養業、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鄉村休閑旅游業、鄉村新型服務業、鄉村信息產業等,形成特色鮮明、類型豐富、協同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
“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旅游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要在自身實現產品提檔升級和發展模式轉型的基礎上,以更加積極的作為響應和參與國家戰略,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戰略、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作出新貢獻。
首先,要通過鄉村旅游重點縣、重點村鎮和重點園區的打造,樹立鄉村產業特色化發展的示范標桿,引領鄉村經濟發展方向。構建現代農村經濟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指導理念。要鼓勵各地區根據自身資源特點,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通過縣域、鎮域、村莊和園區等各級鄉村旅游產業體系的整體打造,構建以鄉村旅游和鄉村服務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為主導的現代農村特色產業體系;統籌整合區域資源、產品和服務,突出各自特色,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鄉村旅游品牌體系;通過統一規劃,統籌和整體推進區域鄉村旅游道路、停車場、廁所、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讓重點縣、重點村鎮和重點園區成為全國鄉村旅游集聚發展、打造以鄉村旅游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典型案例和示范標桿。
其次,創新產品和業態,打造鄉村旅游和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消費者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傳統農家樂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鄉村旅游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優化鄉村旅游產品結構,豐富產品供給,推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要推動農業與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田園養生、研學科普、農耕體驗、休閑垂釣、民宿康養等休閑農業新業態。未來鄉村旅游的發展,要充分發揮鄉村的生態優勢、環境優勢、物產優勢,充分利用好鄉村傳統民俗、鄰里親情等文化資源,開發更符合現代旅游消費者休閑度假、沉浸體驗、旅居康養等消費需求的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服務,以新產品供給引導新消費、擴大新市場,以新消費和新市場拉動鄉村經濟新增長,打造鄉村旅游和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再次,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鄉村文化,通過融合發展促進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鄉村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鄉村傳統文化是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資源。要深入挖掘、傳承和提升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依托田園風光、綠水青山、村落建筑、鄉土文化、民俗風情等資源優勢,開發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建設鄉村旅游集聚區,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對于那些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富集的區域,要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和高水平策劃,逐步培育、打造成具有國際水準、對海外入境游客有吸引力的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通過鄉村文化與鄉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實現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保護和創新發展。
最后,要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理念,在我國廣大的農村,許多地方剛剛實現了脫貧,農民的收入還比較低、生活水平還不高,實現農業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的全面發展依然面臨較為艱巨的任務。因此,發展鄉村旅游和農村經濟,要堅持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在空間層面上,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以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為優先方向,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共同繁榮;在利益分配機制層面上,要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農民在發展鄉村旅游中的主體地位,讓農民更好地分享鄉村旅游發展紅利。
總之,“十四五”期間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也是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轉型期,我們要通過產業和業態創新、產品和服務創新、資源配置和利益聯結機制創新等手段,在完成鄉村旅游自身轉型升級的基礎上,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中國旅游報】 |
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