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 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通過發展旅游,培育生態游、鄉村游、觀光游、休閑游、農業體驗游等農旅融合產業,開發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從而很好的解決“三農”問題。
農旅融合是在尊重農業產業功能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農業旅游資源,將農業農村發展與旅游產業的建立與推廣相結合,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之路。本文展示農業與旅游混搭所呈現的多層次創意模式,通過“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強農”創新業態,實現“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提速鄉村旅游發展的十一大發展模式。
01花卉+婚慶產業 產業依托:花卉種植和桑椹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100畝至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 項目定位:月亮愛谷世界。一生一世走世界。 客群市場:婚慶主題,花卉觀光休閑等200千畝以內的市場。 創意內容:花卉產業在旅游開發上一般要與婚慶產業進行結合,打造花卉婚慶產業園區,以各種芳香、觀賞和經濟花卉種植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話花海,種植本身可以形成大地景觀成為靚麗的風景線。 主要贏利點:花卉種植、銷售、鮮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禮蜜月洞房;花卉養生、保健、美容等。
02 苗木+休閑娛樂
產業依托:苗木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500畝至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 項目定位:月亮生態城(設計為八卦圖)創意化綠化情景樣板間。 客群市場:花卉苗木和桑椹苗木休閑度假產業。 創意內容:農業在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苗木產業由于高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在當下的廣大鄉村已經成為重要的產業,升級選擇。苗木花卉產業本就具備旅游觀賞和開發價值。針對苗木產業,情景苗圃基地,木概念極為有效,即通過綠化樣板間的形態展示苗木搭配的效果,將苗木產業,休閑游憩、游樂運動整合為一體。 主要贏利點:苗木種植、銷售;運動、游樂、親子等。 發展愿景: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國家級的苗木產業基地都應該構筑一個美麗中國生態城項目。
03林業+游樂項目
產業依托:林業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200畝至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本項目主要是針對經濟林業資源。 項目定位:樹上穿越,創意游憩森林公園。 客群市場:森林游樂游憩客群市場。 創意內容:針對林業資源的開發,創建“樹頂木屋、樹中穿越、林下游憩”的三維空間開發理念,即依托樹冠可以開發樹頂溫泉SPA、樹頂度假木屋、樹頂休閑書吧、樹頂瑜伽健身臺、樹頂觀光餐廳等項目,將觀光與休閑度假項目進行整合發展;樹中依托樹干通過空中吊橋、藤索、棧道和各種拓展運動結合,打造適合兒童、團隊的拓展訓練項目;樹下利用陸地空間打造度假式營地、森林氧吧、塑料瓶建設的房屋、林下采摘項目等。 主要贏利點:游樂運動、度假、養生、林下經濟等。 發展愿景:在中國廣大的林業資源廣袤的地區,一定要做好對現有資源的利用整合,讓森林除了生態一出價值外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
04牧場+牧場生活體驗
產業依托:畜牧家禽養殖產業。 規模要求:養殖產業需具備一定的規模,或者是依托草原、荒地、山林的養殖產業,或者養殖場周邊有可利用的空地資源。 項目定位:勇士狩獵公園――回歸大自然原始體驗。 客群市場:特色畜牲產品,美食和體驗游樂。 創意內容:這里所指的農場是具一定規模的養殖基地。養殖產業本身就是農業產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針對于類似資源依托的項目,可以依托空地資源的話,建立一個勇士狩獵公園,該狩獵不等同于傳統狩獵,而是讓游客赤手空拳抓農場特意放養的各種特色動物、去撿散養的雞鴨鵝下的蛋、去挖山地野菜等,而且游客獲得的動物蛋蔬菜,一方面可以就地交由餐廳進行定制化烹飪,就地享受美食,動物可領回家當寵物,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定制化包裝成具備自己創意的特色旅游紀念品。 主要贏利點:養殖、延伸加工、特色美食、體驗狩獵等。 發展愿景:人類最初的本性就是在于善于從自然界中獲取各種生活必需品,此類項目一方面可以豐富養殖產業盈利方式,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畜牧產品的價值和品牌知名度。
05果業+創意體驗設計
產業依托:水果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一般是在知名的水果產地,水果自身的采摘,農業旅游基本已經形成市場知名度。 項目定位:創意瓜果王國——讓瓜果旅游更上一層樓。 客群市場:水果采摘近郊休閑游憩市場。 創意內容:瓜果是目前鄉村主導產業之一,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不同地域都擁有自己地方引以為傲的瓜果品種。一方面做好瓜果采摘觀光等傳統的旅游發展模式,豐富瓜果種植品種,提升瓜果種植技術,引入現代科技大鵬實現一年四季,不同地帶的瓜果采摘游樂;另外一方面將瓜果進行創意化設計,形成以瓜果果實、果樹、花朵及其吉祥寓意為原型的各種創意性景觀、休閑空間、動漫體驗項目。所謂創意、瓜果王國,其實就是將一個地方最突出的瓜果進行極致化的創意、打造,讓游客實現全感官的游憩體驗,進而成為地方特色瓜果的展示窗口,推動瓜果產業的進一步優化發展。 主要贏利點:瓜果種植、休閑采摘、創意、游樂、特色、度假等。 發展愿景: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瓜果產品。
06魚業+多元化漁樂體驗
產業依托:水產養殖產業。 規模要求:一般依托特色的水產養殖基地。 項目定位:百漁樂園蝦兵蟹將王國。 客群市場:休閑魚樂市場。 創意內容:百漁樂園蝦兵蟹將王國,是指要豐富水產養殖品種的多元化,特別是用作旅游開發部分,其次要豐富體驗游樂方式多元化,在傳統的垂釣的基礎上,引入摸魚、掏螃蟹、釣青蛙、抓大蝦、粘知了等各種娛樂方式,將魚的各種玩法(釣魚、抓魚、網魚、摸魚、打魚)做到極致,同時引入相關聯其他鄉土游樂方式,整個構筑一個鄉土田園游樂游憩方式綜合體。在做好各種游樂方式的的同時,將各種水產養殖產品進行創意化設計的發展思路,將魚、蝦、蟹、蛙、貝等進行象形設計,設計成為各種小屋、休閑座椅、景觀設施、生活用具,真正的讓你進入水產養殖的王國。 主要贏利點:水產養殖、漁樂體驗、特色餐飲、特色度假等。 發展愿景:在每一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比較突出的區域,都應該形成自己的一個休閑游憩體驗部落,既可以豐富水產養殖的收益來源,又可以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水產養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07大田+創意景觀種植
產業依托:大田種植。 規模要求:一般是依托大面積的農業種植區域,專門開辟出一塊區域通過創意化種植構筑。 項目定位:大地景觀,大田也可以這么樣玩。 客群市場:農業觀光體驗。 創意內容:大田種植一般是作為鄉村旅游開發的重要景觀底色針對于這種資源,一般的解決方式就是通過創意化設計打造大地種植景觀,即可以將區域內最具特色的吉祥寓意或者最具地域特色的形態通過不同色彩的作物種植進形展示,建設至高觀景平臺讓游客觀賞。 主要贏利點:觀景等。 發展愿景:中國廣袤的田園應該成為承載和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以旅游為畫筆在廣袤田園上繪畫出五彩斑斕的大地景觀。
08民俗技藝+情景化體驗設計
產業依托:傳統民俗技藝,勞作方式。 規模要求:作為單獨的項目10到50畝皆可以。 項目定位:十八坊一步入即夢回萬年。 客群市場:民俗文化、傳統技藝文化體驗。 創意內容:整理出每個地域最具特色的傳統勞作作坊,在一個區域進行場景化的再現,包括作坊內部擺設,工具、工藝流程,都要進行場景化、情景化的再現,游客既可以觀看傳統的勞作方式,又可以親身參與傳統的勞作方式,又可以親身參與其中體驗勞作方式,比如酒坊、油坊、磨坊、染坊等。 主要贏利點:參與體驗、手工紀念品銷售等。 發展愿景:傳統技藝的保護不應該只是通過靜態化的博物館展示來實現,十八坊項目的出現將成為傳承鄉村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09新農村建設+庭院生態廊道
產業依托:美麗鄉村建設。 規模要求:在100戶以下的居民聚集區,同時具備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對傳統村落。 項目定位:真正的美麗鄉村――鄉愁體驗地。 客群市場:民俗近效休閑體驗客群。 創意內容: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要深挖掘地域的農業產業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傳統技藝特色和人民生活習俗特色,在村莊道路景觀的美化設計上以地域的特色果樹、蔬菜和花卉作為景觀綠化植被,并形成生態景觀,廊道供居民日常話家常;在居民庭院綠化美化的同時要結合庭院經濟進行打造,形成葡萄小院,絲瓜小院,盆景小院、農耕小院等特色化的主題院落;在村莊景觀打造上要將五谷雜糧的果實作為重要的景觀設計來源,各種棒子、大蒜、辣椒、柿子、大棗等農作物串成的辮子是重要的景觀設計元素;在文化生活設計上要挖掘整理地域的傳統戲曲、舞蹈、民俗技藝等進行傳統文化發展。 主要贏利點:特色餐飲、民俗體驗、民宿接待等。 發展愿景:美麗鄉村的建設落腳點還是在鄉村,如何真正的將鄉村的特色挖掘打造出來是旅游導向的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所在,期待未來的中國大地上美麗鄉村的發展真正的是實現一村一品。
10田園養生+度假模式
產業依托:田園風光秀美和具有療養保健價值農業發展區域。 規模要求:根據規模大小進行相應的特色設計,也可以打造精品度假莊園,還可以打造田園療養度假小鎮亦可以打造田園養生國際漫城。 項目定位:莊園人生――掀起都市居民的生活革命。 客群市場:田園度假客群市場。 創意內容:依托各種特色化農業種植產業的地區,如葡萄、中草藥、藍莓等具備養生價值的農業資源,挖掘其養生保健療養作用,挖掘地域內的美食、文化、特色運動娛樂等方式,打造以特色度假生活為主的綜合體項目。 主要贏利點:養老養生、民俗體驗、度假。 發展愿景:莊園將成為未來都市人逃離城市生活的首選目的地,未來度假莊園將可以成為引領鄉村旅游升級發展的重要拳頭產品。
11科技+農業研學
產業依托:高科技農業生產技術及太空實驗基地,或航空航天科技+農業基地。 規模要求:通過溫室大棚、鋼架玻璃結構建筑、創意建筑等形式包裝高科技農業,通常一個或多個展館或生產大棚即可。 項目定位:青少年、中小學生、在校大學生、專家院士等。 客群市場:研學。 創意內容:依托各種特色化農業種植產業大棚、建筑等,生產、培養、展示高科技現代農業,航空航天科技農業,挖掘農業深層次價值,打造研學基地。 主要贏利點:可研生產、展覽展示、教育研學。 發展愿景:隨著現代農業,高科技農業的發展,未來科研加基地模式必然會越來越推廣,技術專利,產權保護也會日趨完善,高科技農業前景廣闊,也是農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
農旅融合當前發展的瓶頸
1、從農旅融合的發展理念看
有的地方發展旅游的熱情較高,但是缺乏前期規劃和整體設計,導致旅游發展的無序和混亂。有的地方重經濟發展,輕生態保護。 對南方稻作梯田部分地區的調研發現,隨著游客和客棧的增多,用水量增加,由于住宅和客棧位于山腰,從而減少和分散了山上涵養并自流到山下梯田的水量,有些梯田開始出現旱化。還有的地方鄉村民俗文化越來越迎合旅游發展需要,出現文化“庸俗化”現象。
2、從農旅融合的產業鏈條看
由于農業的季節性特點,農旅融合出現“潮汐”現象,即短時間內游客的過量進入,主要以觀光為主,產業鏈條短,為當地創造的價值有限。農產品轉化為旅游產品不足,旅游對農業的帶動能力有限。 農旅融合產業發展的層級較低,特色不明顯,同質化問題突出,在農事體驗、傳統飲食、農耕文化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不足。旅游旺季過多的游客進入可能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人為擾動。
3、從農旅融合的經營主體看
全國層面,以農民為經營主體的農家樂,仍然是休閑農業的主要類型,但是受農戶自身管理能力、資本投入等條件的限制,往往是低層次、重復性建設,主要滿足中低端消費市場的需求,容易導致惡性競爭和無序發展。休閑農莊等規;慕洜I主體以工商資本為主,個別地方也出現工商資本借休閑農業之名亂占耕地的現象,需加以規范和引導。
4、從農旅融合的體制機制看
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個別地方出現工商資本對農戶的“擠出”。部分發展旅游的村莊,規模大、名氣大的客棧大部分是外地人經營的,因為他們的客棧條件好,還有能力利用互聯網做宣傳,并接待國外的游客,而這些客棧給當地人的就業機會有限,相當一部分增值收益被外地人拿走。
如何擺脫農旅融合遇到的困境
一要加強規劃引導,強調綠色引領
在農旅融合發展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資源稟賦、人文歷史、區位特點、產業特色、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創新規劃理念,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這既是解決布局簡單雷同、項目同質同構的前提,又是降低發展成本、適應消費習慣的關鍵,也是提升競爭力、增強持續吸引力的核心。 配套游客中心、標識系統、騎行綠道等設施,滿足各項旅游要求。鄉村的休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鄉村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純凈的水質、健康的食品,要加強農業生態保護,實施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開展生態環境監測,實施美麗鄉村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工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二要促進產業聚集,樹立品牌效應
建立集農產品生產、加工、休閑觀光、特色產品銷售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打造地方特色農耕文化名片,在品牌推介、市場開拓、資金支持等方面給予企業一定的優惠和扶持政策。 促進農產品變旅游產品,鼓勵企業面向市場,提高科技水平和研發能力,開發差異化產品和功能性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創新農旅融合發展的市場運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以及互聯網金融、眾籌、PPP等新工具和新模式,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提升旅游道路、旅游接待、旅游服務等建設水平。創新旅游產品開發,完善旅游路線,建設農耕文化主題餐廳,加強傳統生產技藝體驗等項目。
三要完善利益聯結,保護農民利益
保護農民在農旅融合發展中的利益,在就業安排與創業機會上更多地讓原住民參與,讓其在農旅融合發展中真正得到實惠。 通過產業組織形式創新,發揮旅游開發企業對農戶的帶動作用,同時協調產業部門之間、上下游之間的利益關系,對基礎產業和弱勢群體進行適度補償。 創新農旅融合發展的組織模式,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在組織農戶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宜疏不宜堵的原則,科學劃定工商資本進入的區域和類別,鼓勵工商資本開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以及相關技術研發和旅游項目開發等,同時強化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土地用途管制。加強對農戶的培訓,提升農戶的服務意識和旅游接待水平。
四要強化政策扶持,進行制度創新
在農旅融合發展初始階段,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科學制定產業融合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產業融合發展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 整合分散于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休閑農業開發等領域的扶持政策,發揮資金合力的作用。在農村土地、金融等方面為農旅融合發展提供一定優惠措施。 加強對貧困地區開展農旅融合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重點加強生態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適應農旅融合發展的需要,調整農村用地政策,允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用于農旅融合發展項目。 對發展休閑農業的農戶,擴大貸款抵押物范圍,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信用貸款,拓寬農戶融資渠道,鼓勵利用農村“四荒地”發展休閑農業。 |
鄉村旅游網,鄉游天下®旗下網站
鄭重聲明-: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網站運維:鄉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茶文化研究院
新聞熱線: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郵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鄉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902543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4981號